相位,意指以地心系統觀測天空中兩顆行星在黃道度數與分的角距離,藉此判斷行星之間互動的吉凶與象徵性意涵。
希臘化時期,托勒密以音階比例創立5種相位,並以星座為單位,定義5種相位吉凶,0度會合(Conjunction),60度半合(Sextile),90度刑(Square),120度三合(Trine),180度對衝(Opposition),又稱托勒密相位或主相位,為占星學論斷主流;
到了十七世紀,德國天文學家約翰‧克普勒(Johannes Kepler)在其著作「世界的和諧 (Harmonices Mundi)」提出更多的相位,直到到近代占星學領域,共有18度、24度、30度、36度、45度、72度、108度、135度、144度、150度等被研究,名為次相位或小相位。其中較常被使用的是45度、135度以及150度。
|
兩行星在容許度內重疊,稱之為合相,須依各行星的吉凶本質與力量來區分吉凶性。吉凶性:不一定。若為吉,則大吉。
現代解釋:融合‧集中‧強化‧盲點
兩行星在容許度內形成視覺上60度的相位,稱為六分相,吉凶性:小吉。
現代解釋:機會‧吸引‧容易‧愉悅
兩行星在容許度內形成視覺上90度的相位,稱為四分相,吉凶性:凶。
現代解釋:挑戰‧行動‧阻礙‧緊張
兩行星在容許度內形成視覺上120度的相位,稱為三分相,吉凶性:吉。
現代解釋:能力‧才華‧和諧‧順利
兩行星在容許度內形成視覺上180度的相位,稱為對分相,吉凶性:大凶。
現代解釋:衝突‧矛盾‧覺醒‧調節
« Back to Glossary Index